取消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1. 涂层厚度:越厚越慢,易出现 “外干内湿”
薄涂层干燥快:按 “薄喷多道” 原则(每道干膜厚度 10-15μm),溶剂挥发路径短,表干仅需 10-20 分钟,实干 24 小时内可完成;
厚涂层干燥慢:若单次喷涂过厚(干膜厚度>30μm),表面溶剂先挥发形成 “致密硬膜”,内部溶剂无法排出,会出现 “外干内湿”—— 表面看似干燥,按压时会凹陷、发黏,实干时间可能延长至 48 小时以上,甚至导致涂层后期开裂、脱落。
2. 喷涂间隔:未等前道表干,会延缓整体干燥
自喷漆需 “多道喷涂” 时,必须等前一道完全表干(手指轻触无黏连、无痕迹)后再喷下一道:
若前道未表干就喷涂,后道的溶剂会软化前道涂层,导致两层涂层融合后溶剂挥发路径变长,整体表干时间翻倍(如正常 2 道 20 分钟表干,未等表干喷涂可能需 40 分钟以上),且易出现 “流挂”(涂层向下流淌形成泪痕)。
3. 稀释剂添加:过量稀释会延长干燥时间
部分场景(如喷头堵塞、需要更细腻喷雾)需添加自喷漆专用稀释剂,但添加量需控制在 5%-10%:
稀释剂过量(>15%)会降低涂层中树脂、颜料的浓度,溶剂占比过高,不仅表干时间延长(溶剂挥发量增加),实干阶段树脂交联密度也会下降,导致涂层硬度不足(指甲易划花)。
四、基材状态:影响涂层与基材的结合效率
金属基材的 “表面清洁度、温度、平整度” 会间接影响干燥时间,尤其影响实干阶段的涂层附着力:
1. 表面清洁度:油污 / 锈蚀会阻碍溶剂挥发与树脂结合
若金属表面残留油污(如机油、手印)、锈蚀、灰尘,会在基材与涂层之间形成 “隔离层”:
溶剂无法通过基材表面挥发(隔离层阻碍扩散),表干时间延长;
树脂无法与金属表面紧密结合,实干后涂层易出现 “起皮”,看似干燥实则未固化完全。
正确做法:喷涂前用丙酮擦拭除油,砂纸打磨除锈,确保基材表面干净、干燥,可让干燥速度正常发挥。